• <bdo id="65j5w"><dfn id="65j5w"><thead id="65j5w"></thead></dfn></bdo>

  • <tbody id="65j5w"><span id="65j5w"><td id="65j5w"></td></span></tbody>

    <tbody id="65j5w"></tbody>
      <tbody id="65j5w"></tbody>
      咨詢熱線

      400 025 1686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傅里葉紅外變換光譜儀的基本構成和工作原理

      傅里葉紅外變換光譜儀的基本構成和工作原理

      更新時間:2023-07-04      點擊次數:610
        1.光源
        光源能發射出穩定、高強度、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常使用能斯特(Nernst)燈、碳化硅或涂有稀土化合物的鎳鉻旋狀燈絲。
        2.干涉儀
        邁克耳孫(Michelson)干涉儀的作用是將復色光變為干涉光。中紅外干涉儀中的分束器主要是由溴化鉀材料制成的;近紅外分束器一般以石英和CaF2為材料;遠紅外分束器一般由Mylar膜和網格固體材料制成。
        干涉儀是紅外光譜儀的心臟部分,由定鏡、動鏡和分束器構成。
        3.檢測器
        檢測器一般分為熱檢測器和光檢測器兩大類。熱檢測器是把某些熱電材料的晶體放在兩塊金屬板中,當光照射到晶體上時,晶體表面電荷分布變化,由此可以測量紅外輻射的功率。熱檢測器有氘代硫酸三甘肽(DTGS),鉭酸鋰(LiTaO3)等類型。光檢測器是利用材料受光照射后,由于導電性能的變化而產生信號,光檢測器有銻化銦、汞鎘碲等類型。
        4.儀器工作原理
        用一定頻率的紅外光聚焦照射被分析的樣品時,文庫如果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與照射紅外線頻率相同便會產生共振,從而吸收一定頻率的紅外線,把分子吸收紅外線的這種情況用儀器記錄下來,便能得到全面反映樣品成分特征的光譜,進而推測化合物的類型和結構。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是一種非色散型的第三代紅外吸收光譜儀,其光學系統的主體是邁克耳孫(Michelson)干涉儀。
        5.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優勢
        多通道測量可以提高信噪比.
        光通量高,提高了儀器的靈敏度。
        波數精度可達0.01cm-1。
        通過增加運動鏡的運動距離,可以提高分辨率。
        工作頻帶可從可見光區擴展到毫米區,并可確定遠紅外光譜。
        掃描速度快,分辨率高,重復性穩定。
        6.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使用范圍(參數)
        波數范圍(中紅外)
       ?。?)一般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400~4000cm-1
       ?。?)顯微紅外:700~4000cm-1
       ?。?)衰減全反射(ATR):鉆石:600~4000cm-1或450~4000cm-1,ZnSe:700~4000cm-1透過率T%:0~100%。
      久久er精彩视频